開始第二篇之前有用力的想了一下,因為不知道從哪個地點下手。幸好我不是什麼專業寫手,讀者大概只有一個,信手拈來一個地點即可。不如就從我剛購物回來的地方寫起吧!
天母。Tien Mu。爸爸曾經說過,因為早期這邊都是外國人,講中文他們聽不懂,聽嘸聽嘸,講久了就變成天母了。前半段我相信,後半段應該是笑話來的。但老實說這樣的解釋方法也十分有道理阿!
小時候會去天母,一是跟爸媽去收帳,二是跟爸媽去那邊的露天啤酒屋吃飯。以前忠誠路兩旁林立著露天啤酒屋,多半是木造的,夏天的夜晚總是特別涼爽,我們通常會坐在二樓的戶外,爸媽很認真吃著飯,我跟哥哥總是在一旁跑來跑去,微風中混著啤酒和木頭的味道,有時候還夾雜著三杯雞的香味,對我來說,那時的記憶一切都很美好。之後也不知從何時開始,由於那些啤酒屋都是違建的,因此都關門了,我想現在只剩客棧和他旁邊那一間吧,但也不是露天的了,就只是一般熱炒店而已。
國中搬到三重,所以不常去天母了。直到高中搬到北投,才又開始在天母活動。當時天母唯一一家百貨公司高島屋,真是我們全家愛逛的地方。那時高島屋是以水族箱為噱頭,所以很多人到那邊都會特地到B1中庭看餵魚秀。加上停車又方便,所以剛開幕的幾年,客人真的是滿多的。我們家去的頻率幾乎是每週一次,有時候也不是特地買什麼衣服,偶爾去買買麵包也很開心。記得有一次因為家裡剛買新車,不知道媽媽是太擔心被偷還是怎樣,我們從停車場要走到車子附近時,我媽竟然看到有人要偷開我們家的車門!可是我們其他人真的一個鬼影也沒看到!搞得我也覺得很毛......
大學的時候,由於蹺課翹得兇,簡直把天母當做後花園在走!以前天母北路七段斜坡上好多可以逛的服飾店,一逛就是一個下午!那時還有一家義麵坊在斜坡上,所以偶爾也會去那邊用餐。或是竹屋吃豬排飯(現在口味不行了),Mc Cafe坐一下午(現已改為轉角那間星巴克),不然就是去天母運動公園晃晃。那時天母新光三越也蓋好了,偶爾會在裡面吃哈根達斯或NY Bagels(現在也沒了)或看電影。忠誠路上則是有很多美式/法式/日式料理,像是鄉香,二指山,茉莉漢堡之類的,還有一間專門賣國外零食的雜貨店,我之前很愛去閒晃。從三段走到七段以前對我來說都是在自我挑戰,因為真的滿遠的,但我很喜歡樹很多的路,所以也走得很愜意。
大學畢業那年開始,天母的店開始一間間倒,據說是房租太貴,大家都撐不下去,交通不方便來客率也少。生意做不下去只好關店。天母西路上的星巴克移到小店面,麥當勞縮店面,巷子裡面的餐廳也是開開關關,整條路上貼租的店面遠多於營業的店面,取而代之的是天母圓環的假日市集。以前的國外社區風光不在,感覺有點凋零。我現在只希望天母誠品不要倒,吃吃看也不要倒。
即便如此,我還是很喜歡在天母閒晃。說真的,在天母閒晃可以很輕鬆,不用打扮的很像要去選美,隨便穿也不會像乞丐。我喜歡這樣的隨興和悠閒。記得之前有議員一直說要做輕軌,但也不知為何現在一根毛也沒有。anyway不論天母未來怎麼發展,希望它保留那輕鬆步調很慢的一面,好讓我在這邊墮落。
天母。Tien Mu。爸爸曾經說過,因為早期這邊都是外國人,講中文他們聽不懂,聽嘸聽嘸,講久了就變成天母了。前半段我相信,後半段應該是笑話來的。但老實說這樣的解釋方法也十分有道理阿!
小時候會去天母,一是跟爸媽去收帳,二是跟爸媽去那邊的露天啤酒屋吃飯。以前忠誠路兩旁林立著露天啤酒屋,多半是木造的,夏天的夜晚總是特別涼爽,我們通常會坐在二樓的戶外,爸媽很認真吃著飯,我跟哥哥總是在一旁跑來跑去,微風中混著啤酒和木頭的味道,有時候還夾雜著三杯雞的香味,對我來說,那時的記憶一切都很美好。之後也不知從何時開始,由於那些啤酒屋都是違建的,因此都關門了,我想現在只剩客棧和他旁邊那一間吧,但也不是露天的了,就只是一般熱炒店而已。
國中搬到三重,所以不常去天母了。直到高中搬到北投,才又開始在天母活動。當時天母唯一一家百貨公司高島屋,真是我們全家愛逛的地方。那時高島屋是以水族箱為噱頭,所以很多人到那邊都會特地到B1中庭看餵魚秀。加上停車又方便,所以剛開幕的幾年,客人真的是滿多的。我們家去的頻率幾乎是每週一次,有時候也不是特地買什麼衣服,偶爾去買買麵包也很開心。記得有一次因為家裡剛買新車,不知道媽媽是太擔心被偷還是怎樣,我們從停車場要走到車子附近時,我媽竟然看到有人要偷開我們家的車門!可是我們其他人真的一個鬼影也沒看到!搞得我也覺得很毛......
大學的時候,由於蹺課翹得兇,簡直把天母當做後花園在走!以前天母北路七段斜坡上好多可以逛的服飾店,一逛就是一個下午!那時還有一家義麵坊在斜坡上,所以偶爾也會去那邊用餐。或是竹屋吃豬排飯(現在口味不行了),Mc Cafe坐一下午(現已改為轉角那間星巴克),不然就是去天母運動公園晃晃。那時天母新光三越也蓋好了,偶爾會在裡面吃哈根達斯或NY Bagels(現在也沒了)或看電影。忠誠路上則是有很多美式/法式/日式料理,像是鄉香,二指山,茉莉漢堡之類的,還有一間專門賣國外零食的雜貨店,我之前很愛去閒晃。從三段走到七段以前對我來說都是在自我挑戰,因為真的滿遠的,但我很喜歡樹很多的路,所以也走得很愜意。
大學畢業那年開始,天母的店開始一間間倒,據說是房租太貴,大家都撐不下去,交通不方便來客率也少。生意做不下去只好關店。天母西路上的星巴克移到小店面,麥當勞縮店面,巷子裡面的餐廳也是開開關關,整條路上貼租的店面遠多於營業的店面,取而代之的是天母圓環的假日市集。以前的國外社區風光不在,感覺有點凋零。我現在只希望天母誠品不要倒,吃吃看也不要倒。
即便如此,我還是很喜歡在天母閒晃。說真的,在天母閒晃可以很輕鬆,不用打扮的很像要去選美,隨便穿也不會像乞丐。我喜歡這樣的隨興和悠閒。記得之前有議員一直說要做輕軌,但也不知為何現在一根毛也沒有。anyway不論天母未來怎麼發展,希望它保留那輕鬆步調很慢的一面,好讓我在這邊墮落。
讀者一,以下開放報名!
回覆刪除以前還有TGIFridays,也有好多下午茶點心,真的是凋零啊!!!
好慘喔 以下報名從缺
回覆刪除不錯了啦!哈哈
回覆刪除下次出去亂走找我!
回覆刪除鄉民路過幫推...
回覆刪除